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课程建设中的赋能作用,2025年3月31日,儿科学院线上举办了数智教学能力培训会,会上邀请了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学部副主任黄珍、超星集团高级培训师刘楠分别作《儿科学知识图谱的建设与运用》《AI赋能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专题讲座。
会议由儿科学院副院长唐维兵教授主持,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袁栎教授、学院教学办、附院教育处、学院各本研课程团队负责人、一线教师等共计100人参会。
会上,唐维兵副院长首先强调了数智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各个课程团队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以《南京医科大学数智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为指导,积极申报本年度学校数智一流课程和数智赋能典型案例。
会上,学校教务处袁栎副处长首先肯定了儿科学院既往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图谱、大模型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基于此学校今年组织开展数智一流课程和数智赋能典型案例立项建设工作。期望通过今天的培训,儿科学院各课程能依托知识图谱或(和)大模型技术,塑造课程教学的新形态,实现教学资源从用户生成内容(UGC)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转变,通过数智赋能推动本研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索未来学生自主学习与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接着,黄珍主任采用“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介绍了智慧课程的三个要素:线上资源、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其次从儿科学智慧课程建设实例出发,重点介绍儿科学课程的线上课程资源、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可视化呈现,以及在知识图谱基础上增加AI工具的应用,旨在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临床医学生学习效果。
刘楠老师介绍了超星平台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包括AI智能体、知识图谱及任务引擎三大模块。AI智能体提供24小时线上答疑、资源推送等,辅助课程建设和教学;知识图谱以直观形式展示知识点及关系,支持多元图谱创建;任务引擎则支持混合式教学,通过任务设计实现课程活动结构化,达到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会议最后,唐维兵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了数智课程建设申报对学院发展、教师个人成长以及儿科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要求各课程负责人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各课程建设团队以此次培训为契机,采取“以知识图谱为主,辅以大模型”技术策略,依托知识图谱,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强调数字化技术引入;以大模型为支撑,改变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智能化应用,构建多维知识图谱体系架构,力争建设出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数智课程,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顾骏,审核/唐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