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通讯员 蔡心轶)“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上课。”4月9日晚8点,在南京医科大学五台校区2号楼168教室,55名16级儿科专业的学生济济一堂,像往常一样在上《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这门课程。
看似普通的一节课,实则“暗藏玄机”,这是一场跨越两个小时时差的网络同步课堂,远在3000多公里之外的新疆医科大学59名学生与南医大的师生同上一堂课。
“同学们,这既是南京医科大学的课堂,也是新疆医科大学的课堂。”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教师张刚通过沉浸式直播互动的方式为两边的同学们上课。
南京医科大学的课堂
“慕课西行”南医儿科先行
在课程开始之前,南京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项目的启动仪式在线上召开。
据悉,这是南京医科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发出的“慕课西行”号召做出的首次尝试,本次项目是医学类首例。
南京医科大学与智慧树平台合作打造沉浸式远程直播互动教室,借助网络与在线教育技术和线上平台,将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的《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课程原汁原味地隔空“搬”到新疆医科大学,教师身影由跟踪摄像机自动捕捉,两地画面清晰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切换,整堂课程呈现流畅。新疆医科大学的同学们不仅能与南医大的学生同步上课,还能和南医大师生一起参与课堂讨论。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院长唐维兵教授希望两所学校、两所学院以“慕课西行-同步课堂”为契机,开展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他鼓励两校学生为中国儿科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比于普通的慕课,采用‘同步课程’的方式,两边同学一同探讨,往往能将一个问题讨论得更加透彻。”唐维兵告诉记者,新疆医科大学的儿科学院成立不久,专业课教师相对缺乏,而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成立于1959,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儿科学较早成为国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已发展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人在新疆,却能聆听到南京医科大学的课程,并且还能与那边的师生开展讨论,我一定要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新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5+3(儿科学方向)同学感概道,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同一个病例,上课过程中能感受到老师对病例的诊疗思维,有助于同学们在实习期间临床思维的提升。
“3月份我们就开始了线上直播课程试运营,反响特别好,听到来自遥远新疆同学们的真切感受,让我更加下定决心要做好这门课程。” 唐维兵表示。
新疆医科大学的课堂
全新课程助力“慕课西行”
为了符合南京医科大学以及新疆医科大学等西部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要求,唐维兵及其团队全新打造了《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这门课程,教材、教学形式、师资力量都是“新鲜出炉”。
“本门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让年轻医生从由单纯的解剖生理、程式化的疾病认知整合到实实在在独立的人身上来,由医学理论的条块状思维转变到以人体为依托的临床诊疗思维。”唐维兵向记者介绍道,这门全新的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老师在教学中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参与、组织并引导学习者有目的的学习;同时注重临床实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正确诊疗思维的形成过程。
“我们设计这门课的初衷,是想架起同学们理论知识和实际诊疗之间的桥梁。”
“我们希望以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育资源为依托、各附属医院临床资源为平台,帮助西部地区培养更多的儿科医学人才,实现东西部同质化教学,提高西部地区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其岗位胜任力,为西部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做出贡献。”唐维兵表示。
“这门课程对于临床思维的建立很有帮助,我们学习课本知识是先确定疾病再学习相关症状体征、诊断治疗等,这与临床工作中先接触患者了解病史,逐步确立诊断的过程是完全相反的。”南京医科大学16级儿科专业的徐刘坤告诉记者,这门课的开展非常及时、有用,令他收获满满。
探索“柔性援疆”新方式
唐维兵告诉记者,“本次的‘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项目,通过课程上线、儿科专家远程直播讲座等方式,为西部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带去更多优质的医学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改变教育观念和理念,同时也为‘对口支援’探索出一种‘柔性援助’的新方式。”
“此次项目只是我们合作的开始,未来,我们希望加强合作,探索更多可能性,我们也希望来自新疆的老师、学生也可以加入到课程的设计中去。”新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科办主任范英表示。
“希望通过直播见面课程和配套的线上课程等形式,给新疆的学生带去更多优质的课程,实现东西部同质化教学,为西部医学人才教育和培养扎扎实实地做些事情。”唐维兵表示,优质的医学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院校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和人才输送的摇篮,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意义重大。
原文链接:http://news.longhoo.net/2021/njxw_0411/478169.html